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    ENGLISH
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 >>来稿交流 >> 来稿选登 >> 浅析赛珍珠的人生观——由其所著之《孙中山的故事》谈起

然而在具体实践中,赛是一个中国化的美国人,而孙是一个美国化的中国人,两人皆在人生观还未形成之前就经历了来自另一个文明的冲突。而有趣的是,在冲突中本该占取强势地位的祖国传统的文明得到了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对文化相对国闪光点的欣赏。比如孙眼中农村生活中的愚昧迷信可能成为赛笔下十分珍贵的民俗体现。然而孙的双重文化背景,一腔热血为中国以及无数的挫折经历足以引起赛在人生观上的共鸣。

 

  赛珍珠 孙中山
 家庭 美国传教士家庭 中国农民家庭
 童年 中国南方农村
中式教育+母亲教育
中国南方农村
中式教育+海外亲友的讲述
 少年 教会学校(在中国) 教会学校(在美国)
 青年 赴美读文学学士(西式教育) 赴港读医学(西式教育)
 学成 回到中国任教,文化沟通 回到中国探索革命
 宗教信仰 基督教以及中国儒释道的影响,认为两者有共通之处 带来新知识的基督教,反对农村封建愚昧的信仰

(二) 赛珍珠对孙中山的总体评价

赛对孙的评价是极高的,她十分景仰这位无私奉献的革命伟人。早在1944年就写过一个名为《孙中山》的剧本,并且在当年在纽约召开的孙中山逝世周年集会上发言盛赞孙的伟绩。晚年在她在回忆录中写到:他坚定善良,刚直不阿,赢得了所有了解他的人的爱戴……,多年来,他一直是领袖,领导他的组织走过了斗争、失望、失败的历程、而这一切都在他的逝世中过早的结束了。他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带有悲剧性的一生,是孤独的一生。从《孙中山的故事》这一儿童读物中,我们可以从她的情节选择和描写侧重点来看待其自身对人生的一些理解。

三、 从赛的描写重点来看其人生观在书中的影射

此书共分十一章,用通俗浅显的文笔,故事叙述的手法讲述了孙中山的一生,全书是以一个普通农村孩子不断成长,学习,最终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一生,赢得国民和世界最广泛的尊敬为主线,对当时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中国时事政治背景和孙周围的重要友人也进行介绍,帮助年轻的国外读者了解当时的中国发生的变革。从赛珍珠在选取的一些特定事件和内容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她所欣赏和重视的人生品质。

(一) 独立的个性

赛珍珠用了许多笔墨来描写孙中山童年时期的独立甚至有些叛逆的个性。在第一章中她指出童年的孙比一般的孩子调皮得多,不满足于老式学堂的知识和气氛,充满展望世界的幻想,最终在哥哥的帮助下偷偷的坐船出国。而在书的第二章赛又详细生动地讲述了孙勇敢地破除当地迷信思想,摔破泥塑菩萨的事件,后又讲到孙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加入基督教。尽管赛也提到孙顺从了家庭包办婚姻,然而她更倾向于将此解释为是可以被理解的对家庭的妥协,因而总的来说,赛对孙从小表现出的独立个性十分赞赏。

反观赛珍珠的童年也充满了与同龄人的不同之处,同时代在中国的洋人家庭的孩子往往无法彻底地融入中国文化,他们大多数都在特定的环境中谨慎地维护着本国的社交圈子和生活方式,除了拥有一些西式教育出生的中国友人外,他们极少用中国化的方式普通百姓打交道。而童年的赛珍珠却丝毫没有排斥的态度,与她的父母不同,她将自己完全当做中国女孩来看待,尽管出生在传教士家庭,赛对中国的儒释道充满了好感,对中国传统文化也十分接受。赛18岁就读于美国伦道夫-梅康女子学院时,在籍贯一栏填上了“中国镇江”,她毕业时的论文《中国与西方》以及日后笔下的诸多非主流的观点都彰显出赛的独特个性。可以说,赛珍珠走上了一条与传教士父母截然不同的道路,迷恋用文字来表现眼中看到的一切,而她的写作技巧也多得益于中国小说艺术。

因此,我们能够得出“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对于赛之一生的重要性,她在欣赏这一品质的同时,也希望将这种影响一生的品质灌输给更多的孩子,帮助他们摆脱上一代传统观念带来的束缚,并希望他们致力于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取长补短。

(二) 博爱的精神

赛在书中对孙中山刻画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其天下为公的博爱精神。她花了许多笔墨讲述孙放弃医生的职业,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背负着连家人也不甚理解的压力,和经济上的极度拮据到处演讲筹钱组织革命,在图书馆里苦读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以及在民国成立后放弃总统的头衔致力于铁路的建设。另外,赛还描写了一些对孙中山倾囊相助的华人的感人事迹,字里行间充满了这种博爱为公的赞赏,而博爱精神也是贯穿赛珍珠这位国际人道主义者一生的高尚品德。

因此,通过《孙中山的故事》一书,赛珍珠将其自我奉献的人生观和价值体系影射其中,认为一个牺牲自我帮助人民的人生是十分崇高和理想的人生。她希望下一代的孩子们避免狭隘自私,只寻求个人功利发展的人生观,而这一点在当前社会中十分值得提倡。

【赛珍珠故居】
【赛珍珠国际班--镇江二中】
【赛珍珠中美高中生交流项目】
【影视资料】
【大地风光】
© 2008-2022 Pearlsbcn.org 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KingCMS 5.1.0.0812

苏ICP备0505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