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    ENGLISH
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 >>镇江新闻 >> 范仲淹的镇江情结

宋代名臣范仲淹(989~1052)不仅是出色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是享有盛誉的教育家、文学家。其生平经历,文治武功,思想学术,为历代政界、学界人所景仰。他一生活跃在政治舞台近四十年,所到之处,无不给当地人民留下美好回忆。其先天下后自己、先忧后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光辉思想,超越了时代和国界,被广为赞颂。他不仅对宋代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对后世的政治文化也有着十分有益而深远的影响。在他光辉而不凡的一生中,也给镇江留下了斐然的不可忽视的业绩。

范仲淹是生活在近千年以前那个北宋年代的名臣,说他有镇江情结不是我们今天可以任意编造的。他的镇江情结,是明明白白凝结在史实之中的。

赴润州任职途中作《唐狄梁公碑》

 

《唐狄梁公碑》是唐武则天时宰相狄仁杰庙碑。狄仁杰既非镇江人,也未能在镇江留下只纸片言的历史记载。但是,此碑文却与镇江有着一连串曲折关系。其间奥妙,正是因范仲淹。

狄仁杰于长寿元年,蒙受冤屈,被贬彭泽(今江西彭泽)令。赴任当年,彭泽干旱无雨,百姓无食,他上疏朝廷发粮救济,免除租赋,救民于饥馑之中,“邑人为置生祠”。巧的是,350多年后,范仲淹因遭宰相吕夷简报复,贬知饶州,随后又移知润州。他赴任途中又必然要经过彭泽,因而,他又有机会在这个狄仁杰留下功绩的地方“拜谒狄公祠”,从而得以进一步感怀狄仁杰一生遭遇,发思古之幽情。

《唐狄梁公碑》就是范仲淹深为感动之下的情感之作。这篇碑文夹叙夹议,妙笔生花,文中写明了“贬守鄱阳,移丹徒郡,道过彭泽……”。

了解了《唐狄梁公碑》的来龙去脉,特别是反复阅读关于“移丹徒郡,道过彭泽”及“吏部员外郎知润州”等文字,就不得不承认那篇著名碑文与镇江的曲折联系了。

在镇江兴学育才

通过教育培养经世济民的人才,是范仲淹治国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范仲淹一生热心于教育,足迹所至,广为兴学。如他任润州知府期间兴学育士,特聘李覯前来担任教授。

李觏是北宋著名教育家,博闻强识,为“一时儒宗”。范仲淹把李觏请来润州教学,必然给润州人民带来尊重知识和尊师重教的好传统。

到了庆历年间,范仲淹更将他在苏、饶、润一带兴学育士的做法,作为他推行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推广到全国,为兴学运动掀起高潮。

因镇江成“巴陵四绝”

在《重建岳阳楼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庆历中,滕子京作而新之,时人以范记、苏书、邵篆与兹楼号为‘天下四绝’。”

“范记”,是指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苏书”,是指书法家苏舜钦书写《岳阳楼记》碑。“邵篆”,是指篆书家邵觫为碑所作的“篆额”。滕子京作楼,他本人就是一位名人。有四位名家与岳阳楼相关,也就有了人们乐为相传的“巴陵四绝”。

说“四绝”与镇江关系紧密,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关键人物范仲淹。如果不是范公在润州任职,范仲淹、滕子京就很难与邵觫相识,不识邵觫,就不可能请他作“邵篆”。少了邵氏这一绝,也就没有了“四绝”。

邵觫字溪斋,润州丹阳人。范仲淹知润州时,与他颇有渊源;滕子京因与范仲淹相识,于九华山服丧期满,在赴湖州任途中,特转道丹阳,也得与邵觫有一面之缘。有了这一层关系,岳阳楼成,求范记,苏书,再请享有盛名的篆书家邵觫“篆额”,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在镇江任职并流连镇江多年

范仲淹自27岁入仕为官,一生先后曾任陈州、睦州、苏州、明州、饶州、润州等14个府郡的知府。每处任职时间一般都只有一两年,他在润州任职从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他49岁那年五月起,到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他50岁那年11月徙知越州,前后共有19个月。相对而言,他在镇江的任职时间并不算短。

值得注意的是,范仲淹任润州知府前后,是经常过往、流连镇江的。如他与当时号称冲晦处士徐复相善,经常在江南一些地方相互切磋,交流学术。据《续资治通鉴》卷第四十三载: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四月,“范仲淹过润州,见复,问曰:‘今以衍卦占之,边境无变异乎?’复言:‘西方当用兵。’”从《范文正公集·年谱》推算,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五月以后,范仲淹已被朝廷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并相继知延州、耀州和庆州,而此三州均位于远离镇江的陕西一带,如果他始终生活在三州之地,是不可能“过润州”在镇江与徐复相遇的。这说明,范仲淹虽已有西北地区的任职,却于庆历元年仍能到江南一带活动。范仲淹49岁至50岁在镇江任职,庆历元年这年他是53岁,也就是说,起码在他50岁前后的五六年时间之内,他或是生活在镇江,或是没有久离镇江。范仲淹能够在镇江生活多年,充分说明镇江与这位历史名人的特殊关系。

赋诗赞美镇江

北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范仲淹自饶州(今江西鄱阳)徙知润州。他来到润州,立即被这座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吸引,赋《京口即事》诗一首:

突兀立孤城,诗中别有情。

地深江底过,日大海心生。

甘露楼台古,金山气象清。

六朝人命薄,不思此升平。

范仲淹另一首《送识上人游金山登头陀岩》诗,也极赞镇江山河之壮美:

空半簇楼台,红尘安在哉?

山分江色破,潮带海声来。

烟景诸邻断,天光四望开。

疑师得仙去,白日望蓬莱。

范仲淹还有《滕子京魏介之二同年相访丹阳郡》《寄润州庞籍》《将赴南徐任游茅山》等咏景述怀的镇江诗作。如果没有热爱镇江的情结,诗人是写不出这些诗章来的。

在镇江建清风桥

范仲淹于北宋景祐、宝元年间任润州太守时,为民造福,办了不少便民好事。他见东门关河两岸行人来往不便,便建了一座桥,名曰清风桥。镇江人民为了纪念范仲淹,把这座桥叫做范公桥。近年,这座桥在正东路拓宽工程中,其位于距梦溪广场不远处的遗址已被发现。

据市地方志记载,清朝末年,城东部贯通南北的关河上有许多桥梁,如太平桥、千秋桥、渌水桥、网巾桥、清风桥(范公桥)、嘉定桥(利民桥)、长桥、高桥、通济桥等。随着时光流逝,城市变迁,关河已不复存在,横跨关河的所有桥梁也荡然无存。然而,以桥为名的地名,如千秋桥、网巾桥、范公桥等名称一直被口传或沿用至今。提起这些桥,镇江至今仍有一副很有名的对联为人们所传诵着。联曰:

石婆婆磨刀劈竹竿,万家箍桶;

范公公拖板搭浮桥,千秋太平。

了解一点镇江历史的人都知道,这里的范公公并不是指的桥匠,而是当年的润州知府范仲淹。配图为资料照片。

  

 

  

1998年范公桥考古现场。

桥址树立的标志碑。

志载清风桥和范公祠位置图。

考古发现的范公桥体外侧的扣船石。

【赛珍珠故居】
【赛珍珠国际班--镇江二中】
【赛珍珠中美高中生交流项目】
【影视资料】
【大地风光】
© 2008-2022 Pearlsbcn.org 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KingCMS 5.1.0.0812

苏ICP备0505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