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    ENGLISH


  我上一次来镇江至今,转眼14年过去了。那一次我是去访问“赛珍珠国际”驻菲律宾办事处,然后转道前往泰国参加那儿的“赛珍珠国际项目”20周年庆典。既然我与中国已近在咫尺,我认定该是我重归这块国土的时候了,我在此度过了人生最初的9个年头。那是我生命中极为重要的日日夜夜,虽然在1925年至1934年间,经历了一次次居无定所、颠沛流离,但在我的内心深处留存的是许许多多美好的记忆。我坚信,在中国的早年生活让我形成自己的人生观,那就是:普天下所有的人都心存善良,我们需要通力合作,以求在不同文化之间,共享我们各自的信念,互相理解。
  1934年,母亲作为一名崭露头角的重要作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这一年她决定回美国。她觉得自己需要改变,而且她牵挂住在一家医院的女儿卡洛尔。母亲不喜欢坐船,因为海上旅行让她感到很不舒服,而且太平洋尤为变化莫测、险象环生,于是我们选择了另外一条水陆交替的线路,取道几个她以前从未到过的国家。她不能肯定以后是否还会回到中国,于是她一路西行——最终横跨大西洋。她把我带在了身边,可我对这次旅程只有些许模糊的记忆。
  我们在纽约租了房子安顿下来,房东是当时很有名的雕塑家玛尔娜·霍夫曼。母亲在中国过惯了闲暇宁静的日子,一下置身于一个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她不再是一名其祖国不为人知的传教士之妻,而是一位名人。从那时起,她的生活彻底改变了,但她从未抛弃她从中国获得的生活启迪。
  关于她在两个国度的生活、她的哲学观、她的信念,她有关男女平等、对妇女儿童权益的缺乏,以及美亚混血儿的权益——东西方的融合等等问题的著述,已有大量的文字材料。但是她的居家生活人们知之甚少,因为她把自己的私人生活与公众生活截然隔开。诸位中已有一些参观过她在宾州的家,对其特征有所了解。那是一座座落在半山坡的石屋,远处层峦叠嶂。当时屋子已被人废弃,需要好好修茸一番方能住人。她修建了一间间耳房,因为收养的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间,她还在小溪的对岸买了一幢农舍,用来招待她众多的来访者。
  著名的中国作家林语堂及其家人是这儿的常客,对他们的来访,我总是非常高兴。他教会我怎样将溪流拦起来捉到鲑鱼,然后将鱼养在石屋边上一个小池子里。还有一次我发现了几条狗挖出来的一窝小兔子,于是我们就把兔子抱了回去,客厅里就养了九只。林语堂的孩子们想带一只到纽约寓所,结果还真带去了,那只兔子养了好长时间。他们常常用绳子牵着它,带到中央公园的草地上玩耍。
  我还记得一位母亲视为好友的中国女演员,她也经常造访。造访者中还有一位是潘迪特夫人,她是尼赫鲁的妹妹,印度驻联合国大使,时而她三个在美国上大学的女儿也会来。母亲是她们的监护人。两个小的比我大不了多少,我们还一起结伴旅游过几次。母亲有很多来自亚洲各国的客人。他们都是非常有趣的人,孩子们因为接触多元文化而获益匪浅。了解异质文化的人并理解他们总是很好的。画家陈迟(音译—译者注)也是我们家的好朋友,他来过好多次,画风景。
  偶尔我们家也会来不速之客。有个星期天,母亲正在做饭,是中餐,这时,一位女士来到家门口求见。母亲围裙上沾满了面粉,她说她不在,那位女士转身离开了。几个月后,母亲在某次特殊的场合遇到了这位女士,谜底自然被揭开了。母亲不是那种典型的大多数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拥有的家庭主妇或母亲,我们也许缺乏多数家庭拥有的那种生活,但我们却真的学会了开放思维,敞开心扉去接受这个世界异质文化的存在,摒弃了在世界其他地方存在的偏见和仇恨。
  我珍视她给予我的一次次机会,直接地了解其他民族,他们的生活、信仰以及文化。我们渐渐相互了解、相互理解,并通力合作,使我们各自迥异的文化走向融合。我衷心感谢你们举办本次会议,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还为了能促使东西方交融,并分享我们共同的信念:天下一家。

【赛珍珠故居】
【赛珍珠国际班--镇江二中】
【赛珍珠中美高中生交流项目】
【影视资料】
【大地风光】
© 2008-2022 Pearlsbcn.org 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KingCMS 5.1.0.0812

苏ICP备05050842号